什麼是非法傾倒?
非法傾倒是指抽水肥業者未將化糞池污泥運往合法處理場,而是隨意倒入下水道、空地、河川或農田。
這種行為不僅違反《廢棄物清理法》,更會造成:
• 河川與地下水污染。
• 惡臭擴散、滋生病菌。
• 社區居民健康風險上升。
許多違法案例顯示,部分業者為節省運輸與處理成本,選擇「偷排」,對環境造成長期傷害。
環保署公布的實際案例
根據環保署資料,2024年南部地區曾查獲一間抽水肥公司,在夜間將污泥傾倒至魚塭邊溝渠,導致水體嚴重黑化、魚群死亡。
該公司依《廢棄物清理法》第46條被處以新台幣120萬元罰鍰,負責人另依刑法環境污染罪移送法辦。
另一例在中部地區,業者為逃避監管,將糞水灌入排水系統,污染面積達數百公尺,被勒令停業並追繳處理費用。
這些案例證明,政府對非法傾倒採「零容忍」政策。
違法傾倒的法律責任
依《廢棄物清理法》第46條、第67條規定:
• 違法清運、傾倒或棄置污泥者,最高可罰 新台幣500萬元。
• 若造成公共危險或環境污染,可追加刑事責任,處 5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• 住戶若知情仍委託違法業者,同樣可能被追究連帶責任。
因此,選擇抽水肥公司前務必確認其是否合法登記。
如何避免委託到非法業者
1.上網查驗業者登記:地方環保局網站提供合法清運名單。
2.確認車輛編號與公司名稱:合法車輛會印有「環保局核可」字樣。
3.索取清運證明:應列明清運量、地點與污泥處理場名稱。
4.警惕過低報價:若費用明顯低於行情,極可能存在非法操作。
合法抽水肥公司雖費用略高,但安全、透明、有保障。
環保署的監管與智慧追蹤制度
目前全台抽水肥業者皆需登入「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資訊系統」,記錄清運行程與處理流向。
部分縣市更導入 GPS 定位與 RFID 晶片追蹤,確保每一趟抽水肥車輛皆可監控路線與卸料地點,杜絕偷排行為。
這些科技化管理措施大幅提升了抽水肥行業的透明度與信任度。
結語
抽水肥非法傾倒不僅害人害己,更破壞環境生態。
身為使用者,只要多查證、多一份警覺,就能避免間接助長污染行為。



